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要闻>>正文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 张伶伶教授的平实与自然
2022年02月28日 17:05  点击:[]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十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的名单,我校张伶伶教授荣列其中。喜讯传来,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辽宁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副省长王明玉分别对张伶伶教授表示祝贺,并对他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多年来,张伶伶教授深耕建筑学领域,在我校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学科发展、团队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和突出业绩。此次张伶伶教授获得该称号,是辽宁省时隔28年后第二次荣膺建筑设计专业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极大地提升了我校行业知名度的同时,也将对推动我省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艰苦求学 面壁十年

1977年,张伶伶教授考入了哈建工(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为哈尔滨建筑大学前身,后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并)的建筑学专业。他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切身经历了那个年代的洗礼——从小在北大荒长大,度过被精简的读书时光,在石棉瓦工厂做临时工之余,拿起手抄讲义挑灯夜读,最终被自己并不了解的建筑学专业录取。因为从小家境所致,接触的人大多淳朴和善,这也无形中塑造了张伶伶教授正直善良的性格特征,养成了认真踏实的做事习惯。

因为高考试卷上的字体写得比较规范而被建筑学专业录取,对于建筑学一无所知的张伶伶教授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困惑。同届同学中有过职业经历,亦或者家人对专业有所涉猎,而他入学时,还将建筑学视为与数学、化学或物理学相似的理工科,所以只能付出更多的努力。


 

读研时代的张伶伶教授

1983年)

 

土木楼前与青年同事的合影(1985年)

(右起:张路峰、金广军、刘塨、周立军、张伶伶)

张伶伶教授为人低调,毕业时服从组织安排,放弃投身建筑设计的理想,成为了哈建工的一名教师。自1982年至1992年留校任教的十年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对张伶伶教授个人而言,经历了十年面壁的历练,据他回忆: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艰难磨砺,也真的有过痛苦的时候,有过孤蚁奋斗般的时候,说不清楚的感觉。多年以后再来想想,无助时静下心来思考也是人需要的状态。我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能够把孤独看成是美的一种形式,可能这个人就比较成熟了,到了另一种境界。回过头来看,那十年是我经历的重要时期,虽然清贫寂寞,但没有什么欲望,没有什么诱惑,就是踏踏实实地钻研学问,真的为未来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摘自《设计家》访谈:《在变革中寻找建筑教育的方向》,2008年)

苦行僧式的十年光阴,让张伶伶教授对建筑创作和建筑教育有了深刻的认识,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态度和育人理念。1993年,以展现建筑新思潮和新人为特色的《新建筑》杂志社出版了《张伶伶论文作品集》。在收录的文章中,既包含张伶伶教授对建筑创作的体会,也涉及对建筑思潮的审视,更有多年教学育人的心得。从朴素认识到环境观念,从创作理念到建筑技术,从艺术修养到抽象思辨……字里行间无不蕴含着十年面壁的艰辛与沉淀,每个摄影、绘画或观念无不展露着孤行者的敏锐与才智。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开篇文章《建筑创作主体论》所抛出的论点,曾引起建筑界的思考,也奠定了张伶伶教授今后十年理论研究的重要开端。

置于天作建筑工作室入口的一张摄影作品,是张伶伶教授于1985年在松花江边拍摄的。画面中的足迹在积雪中漫向远方。透过用心构图的画面,我们似乎看到,那个留下一行足迹的人便似张伶伶教授一般,正孤独地迎着风雪,坚定地前行。

 

张伶伶论文作品集(1993年) 

 

张伶伶摄影作品脚印1985年)

 

 

不忘初心 勤勉育人

1991年,安徽省发生特大水灾,建设部组织所属院校赴灾区援建。张伶伶教授响应号召,主动报名,带领小组奔赴灾区。他们克服诸多困难,迎接各种挑战,了解灾民需求,夜以继日地投身到灾后重建的设计工作中。经过几十天的辛苦付出,张伶伶教授带领的小组顺利完成了援建工作,艰难环境下得来不易的成果受到了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

 

张伶伶教授与1988级部分学生在安徽省天长县安乐乡的合影 

1991年)

 

张伶伶教授与学生讨论援建方案

1991年)

1992年,由于学科发展需要,张伶伶教授担负起管理工作。在他身份转换后,对于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审视更加的宏观和长远。这一时期,国内建筑学教育也迎来了与国际接轨的专业评估。张伶伶教授积极组织相关事宜,与众多师生一起参加首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工作,并以优异成绩通过教学评估。以此为契机,张伶伶教授提出了建筑观的专业建设思想,并探索了基础平台建设与专业特色教育整合发展的途径,使学校的建筑学科逐步在建筑、规划与环境三个专业方向实现了长足的进步。

2008年,张伶伶教授作为高层次团队学术带头人引进到沈阳建筑大学,也将他的专业建设思想带到了建大。此时的张伶伶教授没有固步自封、因循守旧,而是积极探讨21世纪教育思想和观念背景下的新教育观,并提出了大建筑、大规划、大景观的办学战略思想,确立了建筑学科群新的发展方向。他跟大家一起先后理顺了建筑学科的专业组织机构,建立了顺应发展需要的管理体制,提升了沈阳建筑大学在国内建筑院校的地位,为办好特色大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的建筑学专业评估中,在他的精心组织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建筑学专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之后,从2009年开始,张伶伶教授又马不停蹄地组织了建筑学科博士点立项、建设与验收工作,使得沈阳建筑大学成为继老八校之后,唯一的具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与风景园林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传统建筑院校。

张伶伶教授在学科发展层面的高屋建瓴使人敬仰,而他的勤恳育人却让每位有幸聆听过他指导的学生受益匪浅,终身受益。即便事务缠身,对于一线的建筑设计教学工作,张伶伶教授却丝毫没有懈怠。对于任何一门学问而言,打好基础都是至关重要的。建筑学二年级的入门教育便是这座大楼的基石,这一阶段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教师来说,也是最困难又辛苦的教学工作,而张伶伶教授却选择二年级的设计课程任务。每每设计课时,张伶伶教授手持铅笔,伏案改图,一个个的学生,一张张的草图改下去,已至过了下课时间,其他教室早已人去楼空之时,张伶伶教授依旧孜孜不倦地向围满的学生们传授着知识。张伶伶教授才华横溢、负责认真、因材施教……使他的设计课大受欢迎,以至于在他每次授课时,其他班级的学生便悄悄跑来旁听,充满热烈的气氛。

 

 

 

 张伶伶教授与学生讨论方案

2001年)

 

 

认真改图中的张伶伶教授

2003年)  

长久的一线教学工作,使张伶伶教授切身了解到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欠缺与所需。为了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自2000年起,张伶伶教授组织了天作建筑设计竞赛。在那个资讯相对封闭、竞赛资源匮乏的年代,天作竞赛无疑成为了学院里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由于竞赛主旨偏重抽象的概念性思辨,题目设置质量颇高,本来面向土木楼的小小竞赛,却接连收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其他院校学生作品,这也是张伶伶教授始料不及的。而每到获奖学生演讲、评委点评和颁奖的时刻,就成为了学生最为期待的欢快节日。

 

 

 

第一届天作建筑设计竞赛颁奖合影

2000年)

 

第十三届天作建筑设计竞赛颁奖现场

2012年)

学习之外,张伶伶教授对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更是关怀备至,这也使他成为了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想做好事情,先学会做人,这句话是张伶伶教授的口头禅,看似简单的道理,却蕴含着他质朴的育人思想。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期间,为了活跃学生生活,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明白做人的道理,张伶伶教授不辞烦劳地支持着学生的各个社团活动,一方足球俱乐部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个由张伶伶教授促成并默默资助的社团,从1994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28个年头。队员们除了日常的比赛训练外,形成了帮扶互助的优良传统,一方培养了队员们勇敢拼搏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意志以及浓厚的集体意识在学生工作后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至今,毕业的一方队员已近500人,这其中不乏成长为优秀建筑师、高校教师、集团高层……他们也将一方精神带到全国乃至世界的各个地方,并先后成立了北京一方、上海一方、沈阳一方、深圳一方、川渝一方……张伶伶教授的育人思想,正通过这种让常人难于想象的社团载体,以口传身教的传统形式,在哈工大乃至沈建大的建筑学院里延续着。

 

张伶伶教授在校运会赛场上给运动员鼓劲

1995年)

 

一方足球俱乐部25周年合影

2019年) 

 

一方25周年回归老队员与张伶伶教授深情拥抱

2019年) 

张伶伶教授自称是一位理性的人,也提倡理性的创作态度。但在面对学生的诉求和困难时,他似乎却是一个更为感性的人。无论是为学生成长经历中的困惑而推心置腹的交流,还是不计得失和精力的挽救病重学生的生命,张伶伶教授都在用他的身体力行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基本道理,而这个道理,却比教会学生做好一个设计更为重要,也更为艰难。

 

砥砺前行 致力实践

张伶伶教授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出众的创作才华,吸引了众多青年教师和学生与他一同逐梦。上世纪90年代初期,正值国家改革开放发展迅速、城镇化建设大规模推进、一批批学人投身市场浪潮的时代,张伶伶教授在坚守建筑教育事业和建筑基础研究的同时,创立了天作建筑工作室,开展学术研究和设计实践。利用废弃楼梯间改造的工作室,入口悬挂着张伶伶教授和弟子们亲手刻制的天作建筑牌匾。牌匾材质是平凡无奇的密度板,镌刻的字体工工整整,内敛而沉稳,正是他所倡导的平实自然创作理念的最好写照。

 

张伶伶教授与天作建筑工作室入口的牌匾

1996年)

 

天作建筑成立初始的合影

1996年)

工作室创建的初衷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致力于建筑教育改革和建筑学科发展研究;第二,聚焦于建筑基础理论和建筑技术创新研究;第三,进行一些创新性的工程实践研究;第四,探索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从1995年至2005年的十年间,张伶伶教授先后主持完成了包括吉林世纪广场、云南大学体育馆、吉林松花湖风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国际竞赛方案、上海世博会开幕式舟桥国际设计竞赛等几十个优秀实践项目。这些项目既有上百公顷的城市设计,也有几百平方米的室内改造,但无论规模大小、复杂与否,都无一例外地传达出张伶伶教授平实自然的创作理念。

 

松花江畔的吉林世纪广场与世纪之舟

1999年)

 

云南大学体育馆

2000年)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竞赛方案

2002年) 

2008年,张伶伶教授和他主持的天作建筑来到沈阳建筑大学。在为学院乃至学校发展废寝忘食的同时,张伶伶教授也开始思考天作建筑的长远发展和目标定位以及如何振兴东北建筑业等一系列更具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议题。从2008年到2018年,作为国家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重大项目——辽东湾新区的总设计师,张伶伶教授领衔创作团队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寒地区域维度下的城乡设计实践探索。中国建筑设计院的崔恺院士在看到正在建设中的辽东湾整体情况后有感而发:控制这么大的一个项目,花费了这么长的时间,这肯定是一个艰苦的工作。最后控制的总体上的质量相当高,空间处理、界面细部等看不到明显的破绽,我觉得这件事是非常不容易的。(摘自《建筑学报》2015.03期《从一个校园设计到建筑师的理想主义情结》)

辽东湾新区是一座城市一个团队一张蓝图统筹实施的城市,其中倾注了张伶伶教授无数的心血。张伶伶教授秉承了生态优先、服务先行、产业驱动的战略思想,统筹国内外50余支设计团队和500余名设计师,完成了战略研究、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专题研究等全层级、全专业、全过程设计任务300余项。也因此获得了包括2009-2019中国建筑创作大奖、中国建筑创作奖金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奖等若干奖项。核心设计理论和实践成果分别被《人民日报》《中国建设报》和《辽宁日报》以整版篇幅重点报道,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和中央决策提供了积极参照。德国著名杂志《建筑大师》官网以整体设计观下的辽东湾进行了专门介绍,为推动我国建筑设计实践走向国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辽东湾城市设计

 

辽东湾新区核心区

 

中国建设报对辽东湾的整版报道

2015年)

辽东湾的设计实践给张伶伶教授带来了诸多的荣誉,但他却将更多的思绪凝聚在整个团队的无私付出之中。他在谈到大连理工大学辽东湾校区项目时说:当时这个校区要在96日开学前全面的建设完成,在淤泥地上40万平方米一起铺开施工,紧邻的辽东湾体育中心则要在8月全国运动会启用,真是困难重重。后来,我们团队一共二十多人就住在现场,和民工一样住在工地,啃着生涩的馒头,忍着蚊虫叮咬,无奈风餐露宿,每每想到这些我心中都有一种莫名的辛酸。(摘自《建筑学报》2015.03期《从一个校园设计到建筑师的理想主义情结》)

 

大连理工大学辽东湾校区鸟瞰

 

 大连理工大学辽东湾校区信息图书中心

 

2022北京冬奥会国宾山庄 

之后,张伶伶教授又主持完成了2022北京冬奥会国宾山庄、云智小镇大数据中心、安阳新区整体城市设计等一系列重要的工程实践项目。在此过程中,追随他的青年教师和学生也已成长起来了,这使得张伶伶教授尤为欣慰:我为能形成这样一个集体而骄傲,无论我是不是建筑师,无论我是不是教授,无论我是不是院长,团队中的人员都会一如既往,这一点我很满足。我的学生也好,弟子也好,同事也好,他们用六个字概括我:老师,朋友,父亲。他们这六个字对我而言是最大的褒奖,客观地讲也是真实的写照。大家有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价值,才会共同去做一件事,没有人去想我要得到什么。所以,我们能把事情做到这种程度不是偶然。这种传承是集体讨论的智慧和面红耳赤的争论,到最后化作全力以赴的执行力,工作态度和责任感是多年形成的,我很珍惜过程中的这种平实自然的工作状态。(摘自《建筑学报》2015.03期《从一个校园设计到建筑师的理想主义情结》)

 

勇于探索 理论创新

  

 

《建筑创作思维的过程与表达》第一版封面封底

 

《场地设计》第二版封面

智者往往不只因为拥有某种天赋,他们常常更习惯于深度思考。从建筑创作论(包括主体论、过程论、认识论三部分)到平实自然的设计理念,再到建筑整体观,张伶伶教授在从事教育事业、主抓学院发展以及严控项目质量的同时,始终保持着思索建筑理论的热情。他所撰写的《建筑创作思维的过程与表达》和《场地设计》等著作,一版再版,成为学生和建筑师案头的必备读物。2019年,《建筑学报》在首篇刊登了张伶伶教授的《区域建筑学》一文,也标志了他在建筑理论领域迈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区域建筑学强调整体意识,由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城市表现出的诸多问题入手,主张注重整体、淡化个体的创作理念,以视域放大、结构优先、内外协同的应对策略,通过衔接、生长、关联三种创作方法,将城市、区域、建筑乃至室内和景观等多维度的设计内容,纳入到统一的观察域中加以审视。区域建筑学不单单是一种抽象的理论思辨,更是一种可以指导设计的创作方法。与其他大多建筑理论所不同的是,并不局限在建筑本体的自我审视之中,而是基于更为宏观的视角,源于更具责任的初衷,将整合城市、构建秩序、关注民生作为建筑设计的己任。这无疑让本就复杂的建筑创作活动背负起了更为沉重的义务,但这又与张伶伶教授一贯为人处事的态度同源,非常契合。那些常人无法理解的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在他那里就成了理所应当并且必须做好的事情。

1999年世界建筑师大会论文集主编之一到国家十二五科技示范工程;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到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课题;从建筑学人才培养到区域建筑学理论实践……张伶伶教授扎根东北,踏实认真,努力探索四十余载,全身心的投身到国家行业发展的变革之中,投身到建筑教育的事业之中。

 

 

 

建筑学报刊登的《区域建筑学》一文

 

近期出版的《辽东湾》《天作建筑》《平实自然》等著作是张伶伶教授40年理论探索和实践的总结

 

 

 

 

后记

倘若30年前,张伶伶教授并未从事繁杂的管理工作,而是致力于专业至今,他是否应该收获比现在更多的荣誉。

但一切都不能假设。张伶伶教授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是情怀的选择,更是一种不忘初心的选择。因为在那个师资匮乏的年代,能够给予他人更多帮助而非自我索取的选择,定是张伶伶教授的初心。

我个人强调的是平实自然的状态。平实简单地说,就是实实在在;自然指的是真正原始的状态。平实自然并不意味着简单,这完全是两个概念。因为建筑本来就是实实在在的,它不是纯艺术,建筑师不能因个人的好恶去影响别人——不管你同意不同意,能不能看懂,只要我做出来,建筑就是客观存在了。建筑必须要让大众接受,要和城市相融。我个人的建筑观点是,建筑最本质的东西在于平实。这种平实自然的东西,越来越可能成为将来的方向。(摘自《设计家》访谈:《在变革中寻找建筑教育的方向》,2008年)

正如张伶伶教授所说,平实自然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状态,这种信念,早已融入进他的血脉里,彰显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关闭

 

Copyright @ 2005 - 2022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