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6日至28日,由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主办,沈阳建筑大学、中共义县委员会、义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25全国大学生“木憩”搭建设计竞赛在拥有千年历史的锦州义县奉国寺隆重举办。28日,对搭建作品进行评选并举行行隆重的颁奖仪式,为本次活动画上圆满句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伶伶、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李存东、沈阳建筑大学党委书记董玉宽、党委常委、副校长夏柏树、锦州市副市长孙志海等领导嘉宾出席了相关活动。本次盛况受到了中央电视台及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本次搭建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11个省市、21所高校的675名大学生踊跃参与,共提交116个富有创意的设计方案。经过初评专家组严格评审,18所高校的35组作品成功晋级,在奉国寺展开实体搭建。入围院校包括: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长安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安徽建筑大学、鲁迅美术学院、天津城建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大连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辽宁传媒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及我校等全国多所院校,共同呈现了一场传统与现代“对话”的设计盛宴。

本届竞赛以“对话”为主题,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伶伶教授命题,旨在引导青年学子与历史文脉对话(传承与演绎)、与自然天地对话(冥想与对望)、与千年古刹对话(致敬与创新)。命题人张伶伶大师在接受采访时深刻阐释了主题的时代意义:“在今天强调中国文化自信的时代里,这样的活动对青年一代非常有意义,有助于青年学子未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强烈的认知。‘对话’这个主题,希望引导学子们与木构营造法式、经典传统建筑以及千年古刹奉国寺进行深度交流,体现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营造智慧的碰撞,激发新的火花。”在奉国寺庄严而富有底蕴的场地上,参赛学生们运用木材,将设计图纸转化为精巧的实体构筑物。他们精心挑选材料,雕琢细节,反复推敲组装,不仅展现了扎实的专业技能、丰富的想象力与创新精神,更在实践中深化了对材料性能、建造技艺及建筑物理特性的理解。张伶伶大师特别赞扬了“00后”学子们“不惧高温与骤雨”的实践精神,认为他们在艰苦的搭建过程中得到了宝贵锤炼,并建议义县政府“遴选部分优秀作品,选择合适场所予以保留并发挥作用”。古老寺院的凝重与现代设计的活力在此交织,共同谱写了一曲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壮丽诗篇,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民众驻足欣赏,线上线下反响热烈。

竞赛评审团由来自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顶尖建筑院校的知名教授,以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伶伶、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李存东,原义县文物局局长王飞10位专家组成,确保了评审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经过评审专家组的严谨评定,最终获奖名单如下:

沈阳建筑大学党委书记董玉宽在活动期间高度评价了实体搭建竞赛的意义。他强调,该活动是沈阳建筑大学的传统特色项目,自2011年创立以来,从辽宁省赛升级为全国性赛事,于2024年获得中国建筑学会科普专项支持,搭建竞赛“秉持着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具备丰富想象力和创新精神的设计人才的育人理念”,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索的体现。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李存东盛赞了本次活动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他强调:“义县奉国寺对学界和业界在历史文化精神的传承上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期待它能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并在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播方面为全国做出示范。”同时,他高度肯定了沈阳建筑大学在本次活动中的努力,称其“组织有力,成果丰硕”。

本次竞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国建筑学子提供了高水平的实践舞台和创新成果展示平台,有力推动了建筑设计与建造教育的创新发展,也借助奉国寺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促进了古建筑文化的当代传播与理解,为义县的文化与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作为中国建筑学会2025年度科普专项资助项目,“木憩”搭建活动将继续秉承“传承与创新”的理念,吸引更多怀揣梦想的青年才俊,共同书写建筑教育与文化传承的辉煌篇章。相信在沈阳建筑大学的持续引领下,该项活动必将不断突破新高度,开创更广阔的发展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