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路旭 出生年月:1980.12 职称:教授
教育背景:
1999.8-2004.7,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获建筑学学士学位
2006.9-2011.7,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
1.城乡风貌规划研究
2.产城融合用地规划研究
3.区域发展规划研究
专著教材:
[1]寒地城市色彩研究[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5.
[2]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网络[M] .科学出版社,2017.
[3]城乡规划英语教程[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主编)
[4]旧城区改造与更新[M] .大连理工出版社, 2015.(参编)
[5]中国城市建设史.[M].大连理工出版社, 2016.(参编)
学术论文:
[1] 戴佳怡,路旭,罗泳姗.基于色彩均值量化法的乡村色彩风貌量化提取与评估研究[J].小城镇建设,2024,42(12):20-27.
[2] 路旭,成麟,董玉宽,等.寒地老旧小区建筑色彩的视觉舒适度主客观评价研究[J/OL].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1[2025-01-27].
[3] 路旭,王一博,黄山,等. 城市色彩特色量化提取方法研究——基于对中国20个城市的比较 [J]. 城市规划, 2024, 48 (07): 73-82.
[4] 罗静,夏军,郝芳华...路旭. 中国流域人类活动空间协同与高水平治理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发展 [J]. 自然资源学报, 2024, 39 (11): 2505-2524.
[5] 哈静,崔宇航,路旭,等. 文化生态学视角下历史文化名镇文化生态系统构建——以辽宁省庄河市青堆古镇为例 [J]. 中国名城, 2024, 38 (06): 36-44.
[6] 路旭,王梦云,王子祥. 基于语义分析法的城市街景色彩感知评价与优化研究 [J]. 华中建筑, 2024, 42 (03): 76-80.
[7] 路旭,邵芃,黄山. 辽宁省区域创新环境对工业用地效率的影响 [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6 (04): 377-383.
[8] 路旭,李通,刘茂娣.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全域活力格局演变研究 [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6 (03): 296-303.
[9] 王智慧,路旭,宋函霏. 城市商业街色彩体系构成与分层次评价研究 [J]. 色彩, 2024, (03): 4-7.
[10] 张逸昀,路旭,郭冠宇. 黑白灰基调下的苏州传统城市色彩研究 [J]. 建筑与文化, 2024, (10): 294-297.
[11] 郭冠宇,路旭,张逸昀. 乡村振兴背景下基于城乡社会结构对比的乡村广场优化研究 [J]. 建筑与文化, 2024, (10): 94-96. DOI:10.19875/j.cnki.jzywh.2024.10.030.
[12] 朱孟勤,路旭,黄山,等. 基于产业链分析的长春数字城市空间布局研究[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合肥市人民政府. 美丽中国,共建共治共享——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空间发展理论和分析技术).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2024: 9.
[13] 路旭,成麟,李清雨. 沈阳市老旧小区改造的色彩更新效果评价研究[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合肥市人民政府. 美丽中国,共建共治共享——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更新).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2024: 11.
[14] 赵宇昂,路旭,赵天力,等. 基于用地效率评价的城市工业用地控制线分级分类划定研究[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合肥市人民政府. 美丽中国,共建共治共享——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产业园区规划).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2024: 10.
[15] 张逸昀,路旭,郭冠宇. 基于女性友好视角的城市商业街区优化研究——以苏州石路商业街区为例[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合肥市人民政府. 美丽中国,共建共治共享——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设计).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2024: 13.
[16] 宋函霏,路旭,李思聪,等. 气候适应性视角下寒地旧工业区更新设计研究——以哈尔滨松北船厂为例[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合肥市人民政府. 美丽中国,共建共治共享——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生态规划).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2024: 13.
[17] 罗泳姗,路旭. 社群视角下小城镇社区的更新路径研究——以嘉泽镇嘉泽社区为例[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合肥市人民政府. 美丽中国,共建共治共享——202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3住房与社区规划).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2024: 12.
[18] 赵宇昂,路旭. 东北地区市域工业用地分布格局与控制线划定策略研究 [J/OL]. 自然资源信息化, 1-10[2024-10-24].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0.1797.N.20241023.1129.002.html.
[19] 郭曼曼,路旭,马青,等. 城乡融合背景下县域聚落体系研究综述与展望 [J]. 小城镇建设, 2023, 41 (12): 5-12.
[20] 金芋,路旭,成麟,等. 基于VR眼动跟踪实验的城镇色彩吸引力研究及色彩规划启示——以东北寒地城镇横道河子为例 [J]. 小城镇建设, 2023, 41 (05): 14-22.
[21] 路旭,吕美. 走向理性认知的城镇色彩研究 [J]. 小城镇建设, 2023, 41 (05): 1.
[22] 王星月,路旭,龙丽珍. 基于场景理论的工业遗产更新路径研究——以沈阳市二〇四工人村为例[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2023: 11.
[23] 郭曼曼,路旭,马青.小流域视角下生态—经济价值评估及补偿机制——以辽宁庄河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22,37(11):2884-2897.
[24] 金芋,路旭,关山.基于地域性的我国寒地城镇色彩规划问题研究[J].华中建筑,2023,41(01):68-73.
[25] 路旭,许忠诚.辽宁省县级城市收缩现象识别及其形成因素研究[J].小城镇建设,2022,40(01):12-19.
[26] 马振邦,路旭,贾卓,强文丽.指向学科素养的“项目承载、三图一体”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22(01):104-111.
[27] 王冠一,路旭.论色彩调和思想在日本城市色彩规划中的地位与实现[J].国际城市规划,2021,36(02):117-124.
[28] 郭曼曼,路旭.基于数字化技术与装配式生产的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管理研究[J].中国名城,2021,35(02):31-37.
[29] 路旭,王梦云.结合街景图像的中央大街色彩影响因素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4):333-342.
[30] 路旭,曹静静,栾晓帆.武汉市创新城区的空间格局演化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01):8-14.
[31] 路旭,徐苑苑,王一博,金芋.区域协调视角下的区域级传染病救治中心规划设想[J].上海城市规划,2020(02):94-98.
[32] 路旭,李古月.基于空间网络格局的城市商业服务设施分布特征研究[J].华中建筑,2020,38(08):95-99.
[33] 黄山,路旭,衣浩铭.沈阳市泉园社区生活圈广场空间服务绩效评价与优化研究[J].城市建筑,2020,17(33):13-18.
[34] 赵向阳,路旭,胡慧欣,徐康,姚宏韬.中国城市工业用地占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规划师,2019,35(11):50-56.
[35] 路旭,李雨芳,梁典.基于典型传统建筑色彩的运城城市色彩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3):245-251.
[36] 亓鸣,路旭.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东北三省产业结构演变研究[J].价值工程,2019,(09).
[37] 钱泉花,路旭.辽宁省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评价研究[J].价值工程,2019,(09).
[38] 路旭,李超,马青.沈阳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地学课系教学回顾与展望.全国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年会,2018.
[39] 路旭,秦涵,王志彬.寒地城市哈尔滨的城市色彩特征研究[J].中国园林,2017,33(02):43-47.
[40] 刘思,路旭,李古月.沈阳市智慧社区发展评价与智慧管理策略[J].规划师,2017,33(05):14-20.
[41] 路旭,刘思,李古月.沈阳市智慧社区建设发展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4):404-409.
[42] 李古月,路旭,王冠一. 基于空间句法的新城功能布局优化研究——以辽东湾新区为例[A].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东莞市人民政府.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东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7:10.
[43] 路旭,关山,郝阿娜.区域创新网络分析方法研究[J].金融经济,2016(10): 84-86.
[44] 王品,路旭,袁敬诚,熊姗姗.“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盘锦港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师,2016(10):184-186.
[45] 刘晨,路旭,李古月.辽宁省现代工业遗产网络研究——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4):325-330.
[46] 路旭,陈雨倩,刘思.辽宁省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市场,2016(25):16-19.
[47] 赵曼彤,袁敬诚,路旭,赵永麒. 基于价值观进化的城市设计技术方法多维研究[A].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沈阳市人民政府.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沈阳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6:14.
[48] 熊姗姗,袁敬诚,路旭,王品. 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廊道网络的构建初探[A].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沈阳市人民政府.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沈阳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6:12.
[49] 刘梦雅,袁敬诚,路旭. 基于原自系统论下的少数民族村庄规划研究[C]// 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规划师》杂志社. 守望乡情——中国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探索. 沈阳建筑大学;, 2016: 8. DOI:10.26914/c.cnkihy.2016.003528.
[50] 路旭,关山,郝阿娜.城市网络理念下的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城市统筹发展理论创新与政策选择学术研讨会,2016.
[51] 路旭,柳超,黄月恒.沈阳城市色彩演变特征与成因探析[J].现代城市研究,2015(03):98-103.
[52] 刘青,路旭,李贵才,顾正江.基于区域创新体系的城市规划分析框架及应用——以“深圳硅谷”概念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4,30(03):38-42.
[53] 郝阿娜,夏柏树,路旭,关山.民族传统文化在新民居建筑风格中的传承与诠释[J].小城镇建设,2013(05):100-104.
[54] 路旭,姚宏韬,韩凤.城乡规划专业‘自然地理基础’课程拓展式教学思路研究. 全国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年会,2013.
[55] 路旭,马学广,李贵才.基于国际高级生产者服务业布局的珠三角城市网络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2012,32(04):50-54.
[56] 路旭,马学广,李贵才.世界城市对珠三角城镇群的影响力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05):16-21.
[57] 路旭,袁敬诚,王珺.辽宁省少数民族聚居区旅游业协调发展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12):167-179。
[58] 丁宇,李贵才,路旭,高梅.空间异质性及绿色空间对大气污染的削减效应——以大珠江三角州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11):1415-1421.
[59] 路旭,李贵才.珠江口湾区的内涵与规划思路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01):97-102.
[60] 路旭,阴劼,丁宇,陈鹏.城市色彩调查与定量分析——以深圳市深南大道为例[J].城市规划,2010,34(12):88-92.
[61] 路旭,刘青.后现代视角下的深圳特区内外一体化建设刍议[J].特区经济,2010(11):13-15.
[62] 路旭,于蕾.珠三角跨界空间合作区的区位选择研究,深圳,第五届粤港澳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10.12.
[63] 丁宇,林姚宇,路旭.生态足迹模型在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及启示——以快速城市化地区深圳市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9(06):105-110.
[64] Quanhua Qian,Xu Lu.Research on input-output efficiency of urban industrial land based on Super-SBM Model.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Therm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ICBTE 2019.
[65] Xu Lu, Xiangyang Zhao, Huixin Hu. Study on Proportion of Industrial Land Use in Chinese Cities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Therm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ICBTE 2019.
[66] Ming Qi, Xu Lu, Quanhua Qian. Study on the color Characteristics of Dalian City[D].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rban Planning, Architecture, Civil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2018.4., Kyoto.
[67] Mingshu Qu, Xu Lu, Jingcheng Yuan. Spatial pattern of Northeast China’s regional city network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5. Shenzhen.
[68] Lu Xu, Liu Chao.The Evoluation of Urban Color and its Causes in Jinlang District,Shenyang.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357-360(1):1772-1776,2013.
[69] Liu Qing*,Lu Xu.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ccessible Transport System in Urban Villages:A case study of Shenzhen Futian District.TRANSED 2010 Conference Proceeding.2-4 Jun,2010. Hongkong.
[70] Lu Xu, Ma Zhenbang, Lin Yaoyu.Coordinated planning framework for the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 rapidly urbanized area: A case study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of China. Infrastructure Systems and Services: Next Generation Infrastructure Systems for Eco-Cities,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11-13 Nov. 2010.Shenzhen.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778375基于色彩地理学的我国东北严寒地区城市色彩特色与保护方法研究,2018年1月-2021年12月,71.2w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301179中国城镇密集区域的城市网络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研究,2014年1月-2016年12月,23w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辽中南城市群工业遗产区域格局构建与共生机制理论体系研究,2020.1至今,排名5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沈阳经济区工业遗产区域保护理论体系研究,2015.1-2017.12,排名5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二氧化碳扩散模拟的城市绿地系统空间规划研究,2014.1-2016.12,排名3
6. 辽宁省教育厅服务地方项目:LJKFZ20220228.辽南丘陵地区乡村景观视觉质量评估与优化研究,2022年9月-2024年8月.(装配化建造对乡村色彩景观的影响评估与优化研究)3w.
7. 辽宁省委人才办:XLYC2007194东北寒冷地区城市形态与城市设计研究,2021年1月-2023年12月.50w
8. 住建部科学技术项目:2019-R-015基于城市意象理论的城市色彩分析与规划方法研究,2020.1至今,主持,0w
9. 辽宁省科技厅:2019-ZD-0684基于多源地理大数据的沈阳都市圈流空间格局分析与优化研究,2019年7月-2021年6月,5w
10. 住建部住建部:2016-R2-071传统村落建筑色彩风貌演化趋势与规划控制技术研究,2016年1月-2018年12月,0w
11. 辽宁省科技厅:201602619基于SOA的海量城市色彩信息采集与分析辅助平台,2016年7月-2018年6月,5w
12. 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L2014233基于城市网络的辽宁省域城镇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策略研究,2014年1月-2014年12月,3w
13.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L12DJL034基于企业布局的辽中南城市网络格局研究,2013年1月-2014年6月,0.3w
14.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源数据导向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句法实证研究与评估方法,2018.1至今,排名3
15. 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沈阳市旧工业区城市空间色彩体系研究,2020.8至今,排名6
16. 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物理惯性”作用下辽宁省农村人居空间精明收缩策略究,2019.1-2021.6,排名3
17. 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基于数字城市理论下的盛京都城空间格局与历史建筑数字化复原研究,2019.1-2021.6,排名4
18.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微气候改善的沈阳浑河滨水空间优化研究,2017.1-2019.4,排名5
19.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空间形成机制与模式研究,2017.1-2019.4,排名5
20.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辽东湾新城镇滨水区水土共轭模式与评价研究 ,2015.1-2018.6,排名4
21. 住建部科学技术项目:基于GIS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技术研究,2015.1-2017.12,排名2
22. 沈阳市社会科学立项重点课题:SYSK2022-01-005加快建设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对策研究,2022年8月-2023年7月,1w
23. 沈阳市社科联:SYSK2020-09-39农村集体经营性土地入市背景下沈阳市乡村振兴发展研究,2020年5月-2020年11月,0w
24. 沈阳市社会科学立项课题:SYSK2019-07-06沈阳都市圈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策研究,2019年3月-2019年11月,主持,0w
25. 沈阳市科技创新智库项目:skx-2018008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沈阳市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研究,2018年7月-2018年11月,0w
26. 沈阳市科技创新智库项目:SKX-2017006沈阳市公共服务优质化均衡化的对策研究,2017年6月-2018年6月,0w
27. 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SKX-201613P智慧城市理念下的沈阳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发展研究,2016年5月-2016年11月,0w
28. 沈阳市科技创新智库项目:SKX-201537C城市网络视角下沈阳市参与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研究,2015年7月-2015年10月,0.1w
29. 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sxk-201310B沈阳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创新指标体系研究,2013年4月-2013年10月,0.3k
30. 沈阳建筑大学基础学科基金:CXPY2017027基于城市意象的城市色彩特色分析与优化方法研究,2017年11月-2019年10月,4w
31. 沈阳建筑大学青年基金:2011218创新功能网络的区域空间效应研究,2011年12月-2012年11月,0.3w
个人荣誉:
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2021年
沈阳市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 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9年
学术兼职: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转型与创新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名城学部理事
辽宁省城乡规划学会理事
辽宁省城市规划协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委员
沈阳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智库专家
教育部长江学者通讯评审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教学及科研获奖:
[1] 醴陵市经开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8年辽宁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一等奖,排名4.
[2] 赤峰市红山区东城大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8年辽宁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二等奖,排名4.
[3] 辽东湾新区低碳生态规划技术研究,2016年辽宁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二等奖,排名6.
[4] 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网络,2019年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5] 沈阳城市色彩演变特征与成因探析,2017年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
[6] 基于国际高级生产者服务业布局的珠三角城市网络空间格局研究,2014年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
[7] 指导学生竞赛:沈阳三台子有机更新规划设计,2023年第二届辽宁省大学生“活力城市”更新设计创新竞赛三等奖.
[8] 指导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余梦梦学位论文《流空间视角下沈阳都市圈协同发展研究》获沈阳建筑大学2024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9] 指导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邵荣辉学位论文《基于城市街景数据的沈阳市浑南新城色彩评价研究》获沈阳建筑大学2024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10] 指导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谢吴祺学位论文《基于多源数据的沈阳城市活力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获沈阳建筑大学2024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学术报告:
[1] AI赋能城市建设史类课程的思考与探索.2024年会暨城乡规划技术科学2024年度教学研讨会,2024.12
[2] 东南亚国家空间规划体系对比研究.2024年世界地理大会,2024.11
[3] 中老合作背景下的老挝城镇体系空间演变趋向,2024年世界地理大会,2024.11
[4] 主持,“传统村落更新与活化”专题沙龙,2024.11
[5] 寒冷地区的城乡规划在地性研究与实验教学.“金师育英”论坛2023.11
[6] 知行合一,专业启蒙——沈阳建筑大学实体搭建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2024年重点领域国土空间规划基础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年会,2024.7
[7] 参会嘉宾,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数字名城学部2023年年会2023.11流域的生态治理与生态补偿.“中国流域人类活动空间协同与高水平治理”专题研讨会,2023.10
[8] 景观村庄——国空规划约束下的沈阳近郊乡村规划策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国土景观2023青年论坛,2023.10
[9] 基于色彩地理学的我国东北严寒地区城市色彩特色与保护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筑学科青年学术沙龙,2023.9
[10] 虚拟教研平台支持下的本科实验课程建设经验交流.2023年重点领域国土空间规划基础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研讨会,2023.8
[11] 寻找城市的色彩特色:基于对中国20个城市的对比研究.第四届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国际会议,2022.11.
[12] 东北三省资源型城市的规模与格局演变分析.第三届全国资源型城市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型城市专业委员会2022年年会,2022.5.
[13] 寒地城市的色彩风貌规划研究.园冶杯颁奖大会,2022.3
[14] 从记忆到重现:数字时代的美丽乡村建构.中国城科会数字名城学部年会,2020.11.
[15] 沈阳城市更新中的色彩设计研究.2021“CSC 学友汇”暨白沙岛国际教育论坛.2020.7.
[16] 沈阳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地学课系教学回顾与展望.全国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年会,2018.9.
[17] Study on the color Characteristics of Dalian City.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rban Planning, Architecture, Civil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Kyoto.2018.4.
[18] 城市网络理念下的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城市统筹发展理论创新与政策选择学术研讨会,2016.6.
[19] 基于易达性分析的建筑立面色彩复杂度成因研究.中国空间句法国际学术研讨会.2016.8.
[20] 辽中南城镇群的现代工业遗产网络研究,“工业遗产、文化产业与创新型城市发展”国际研讨会,2014.11.
[21] 辽宁省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特征研究,创新与城市发展:中国首届创新地理学术研讨会,2014.06
[22] 城乡规划专业自然地理基础课程拓展式教学思路研究. 全国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年会,2013.9.
指导研究生论文(已完成答辩):
[1] 谢吴祺 基于多源数据的沈阳城市活力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4.
[2] 邵荣辉 基于城市街景数据的沈阳市浑南新城色彩评价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4.
[3] 余梦梦 流空间视角下沈阳都市圈协同发展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4.
[4] 王星月 基于场景理论的老旧社区更新研究:以沈阳市华炉社区为例[D].沈阳建筑大学,2024.
[5] 唐璇 地域文脉视角下沈阳城市色彩特色识别与风貌延续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4.
[6] 赵宇昂 沈阳都市圈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率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4.
[7] 戴佳怡 基于k-means聚类的青山沟镇乡村色彩风貌规划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4.
[8] 成麟 沈阳市和平区老旧小区色彩更新效果评价与优化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3.
[9] 邵芃 东北地区区域创新环境对产业用地效率的影响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3.
[10] 田美池 鞍山市中心城区形态演变及优化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3.
[11] 刘茂娣 精明收缩视角下北票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划对策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3.
[12] 王智慧 基于色彩调和理论的沈阳中街商业街色彩规划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3.
[13] 柴华 景观基因视角下黔中布依族村落色彩特征及规划策略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3.
[14] 李通. 基于多源数据的北票市城市收缩特征及对策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2.
[15] 郭锦潇. 基于精明增长理论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用地效率评价与优化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2.
[16] 林亚军. 基于系统理论的大郑镇国土综合整治规划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2.
[17] 许忠诚. 精明收缩视角下东北地区县级城市收缩识别与应对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2.
[18] 金芋. 基于VR技术的寒地小镇色彩风貌规划研究:以横道河子为例[D].沈阳建筑大学,2022.
[19] 薛其栋. 临沂市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2.
[20] 王一博. 大连市老城三区城市色彩特色保护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2.
[21] 张路. 基于参数化技术的北京东四条街区城市肌理解析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2.
[22] 曹静静. 产城融合视阈下沈阳中心城区空间格局与优化策略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1.
[23] 黄山.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东北地区收缩城市演化研究 [D].沈阳建筑大学,2021.
[24] 王梦云. 基于语义分析法的哈尔滨市中央大街街区色彩优化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1.
[25] 刘佳琦.基于地域主义理论的神树康养旅游小镇风貌规划研究 [D].沈阳建筑大学,2021.
[26] 钱泉花. 基于经济可行性评价的廿三里城市更新规划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0.
[27] 亓鸣. 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四平市区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2020.
[28] 胡慧欣. 流空间视角下四辽铁通跨界经济协作区空间结构研究,2020.
[29] 梁典. 区域创新体系视角下的武汉众创空间分布特征与优化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9.
[30] 王冠一. 日本城市色彩规划体系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9.
[31] 李雨芳. 基于典型传统建筑色彩的运城城市色彩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9.
[32] 刘思. 基于城市意象的辽东湾城市色彩规划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8.
[33] 李古月. 基于空间网络分析的浑南路片区商业服务设施空间布局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8.
邮箱:luxupk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