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导师简介>>硕士导师>>风景园林学>>正文

 

姓名:屈海燕      出生年月1973.12      职称:教授    园林工程师

教育工作背景:

1993.9-1997.7,沈阳农业大学林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1997.9-2000.7,沈阳农业大学森林培育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

2013.9-2021.6,沈阳农业大学观赏园艺学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

2000.7-2003.7,沈阳市园林规划设计院,园林工程师

2003.7-   至今,沈阳建筑大学,教师

研究方向: 

1. 生态暴露与健康恢复  

2. 视觉环境暴露、空气污染暴露、热环境暴露

3.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     

专著教材:

1.园林植物景观种植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主编;

2.园林种植设计(园林施工图设计CAD详图精编)[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主编;

3.园路广场铺地(园林施工图设计CAD详图精编)[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主编;

4.景观建筑小品(园林施工图设计CAD详图精编)[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副主编;

5.中外园林通史[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2024,副主编;

6.园林植物景观设计[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副主编;

7.中外造园史[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副主编;

8.园林制图[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副主编。

学术论文(第一/通讯作者)

1. Kexin Sun, Zhuofan Li, Siyuan Zheng, Haiyan Qu*, Quantifying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n Psychophysiological Restorative Benefits of Campus Window Views 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24SCI/TOP;22/23/20级硕士生)

2. Siyuan Zheng, Yanzhen Zhou, Haiyan Qu*,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Responses to Tended Plant Communities with Varying Color CharacteristicsJ.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24SCI;20/17级硕士生)

3. 屈海燕*,郑思远.公共健康视角下的恢复性环境实证研究综述[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4;20级硕士生)

4.孔凡晴,吴美阳,屈海燕*.沈阳市采暖期PM2.5浓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J.生态学杂志, 2023;20级硕士生)

5.郑思远,屈海燕*.公共健康视角下恢复性环境实证研究方法的发展与思考[J.建筑科学, 2023;20级硕士生)

6.张琪,周延祯,屈海燕*.脑电技术在风景园林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综述[J.南方建筑, 2023;20/17级硕士生)

7. 孙源爽,刘光燕,屈海燕*,城市蓝绿空间冷却效应的研究综述[J.西部林业科学, 2023;19级硕士生)

8. Linghan Liu, Haiyan Qu*, Yimeng Ma, Hongxin Qu. Restorative benefits of urban green space: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eye movement analysi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22SCI/TOP;17级硕士生)

9. 叶英奇,屈海燕*,马艺萌,王康.基于眼动分析的个人与环境因素对寻路行为的影响研究[J.华中建筑, 2022;17级硕士生)

10.刘凌汉,吴美阳,马艺萌,屈海燕*.眼动追踪应用于景观领域的研究综述[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1;17级硕士生)

11.刘璇, 屈海燕*,王康, 吴美阳.沈阳市3种行道树冠层孔隙度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1;16级硕士生)

12.叶英奇, 屈海燕*, 刘凌汉, 陈雨霏, 周延祯.地域性视角下的滨水景观设计-以大凌河滨水景观概念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 2020;17级硕士生)

13.Haiyan Qu, Xiujun Lu*, Linghan Liu, Yingqi Ye. Effects of Traffic and Urban Parks on PM10 and PM2.5 Mass ConcentrationsJ. Energy Sources, Part A: Recovery, Ut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2019SCI);

14.屈海燕, 宋迪, 刘凌汉, 王康.庭院乔木对空气流场及PM2.5污染分布影响模拟[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16级硕士生)

15.屈海燕, 宋迪, 宋志生. 地域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湟水河乐都主城段滨水景观为例[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16级硕士生)

16.屈海燕, 陆秀君.沈阳市三条街道绿带PM10PM2.5浓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7

17.屈海燕, 赵懿桓,陆秀君. 植物消减PM2.5等大气颗粒物的试验研究方法综述[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

18.屈海燕,陆秀君.秋季校园主要园林植物消减可吸入颗粒物能力评价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19.Zhao Yihuan, Qu Haiyan*. Based on College Student's Sex Differences of Landscape Route Selection and Route Environment Research -As an Example of Seventh Dormitory Southeast Region in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C.EBRA2016;14级硕士生)

20.Qu Haiyan, Zhao Bo.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f Campus Plant Landscape in Shenyang. 2016C.ICACHE)(ISTP;14级硕士生)

21.屈海燕,吴琼.归属感下的慢生活适老性景观模式-铁岭市全生活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初探[J.华中建筑,2016;(14级硕士生)

22.屈海燕, 赵博. 工业废料营造场所精神探究-以本钢能管中心环境景观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15;(14级硕士生)

23.屈海燕, 姜瀛洲. 城镇化建设中的博弈-铁岭县万泉河环境景观设计初探[J.华中建筑,201510级本科生)

科研教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城市森林环境特征对人体健康恢复的影响机制研究2025-2028,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消减的寒地城区植物筛选、空间配置与优化布局研究2015-2017,主持;

3. 住建部科学技术项目消减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沈阳市城区街道绿地规划策略研究”2016-2020,主持;

4. 住建部科学技术项目北方地区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城市绿地模型建构” 2012-2014,主持

5. 辽宁省科技厅面上项目基于PM2.5消减的沈阳市城区绿带植物孔隙率计算与优化模拟研究” 2018-2021,主持;

6. 辽宁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基于缓解热岛效应的沈阳市蓝绿灰空间布局与优化研究2024-2027,主持;

7.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基于消减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寒地高校校园绿地模拟评价研究 2016-2018,主持;

8. 辽宁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学术型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2022-2024,主持;

9. 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场所依恋理论的恢复性景观场景研究与设计2022-2023;指导教师;

10. 沈阳建筑大学科研创新培育计划项目基于PM2.5消减的东北典型城市绿地尺度及辐射效应研究2017-2019,主持;

11. 沈阳建筑大学科研项目校园园林植物景观认知与配置模式研究2009-2011,主持。

教学及科研获奖:

2024年,城市绿地的恢复效益,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1等奖;

2024年,辽宁省优秀导师团队成员;

2024年,2023年度沈阳建筑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2023年,沈阳建筑大学优秀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23年,高铁北票站(京沈客专北票站)站前广场景观设计,沈阳市优秀勘察设计2等奖;

2021年,沈北新区“我爱我家”口袋公园大学生创意方案设计大赛优秀指导奖,沈北新区人民政府;

2020年,辽宁省研究生智慧人居与健康城市创新研究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6年,昌图县马仲河滨水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3等奖

2013年,园林植物景观种植设计,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2等奖

2013年,园林植物景观种植设计,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3等奖

2013年,铁岭如意大厦项目,沈阳市优秀勘察设计3等奖

2012年,铁岭县实验中学设计项目,沈阳市优秀勘察设计3等奖

2003年,北戴河牡丹园碣石园景观设计,沈阳市优秀勘察设计2等奖。

指导学生获奖:

1. 2024国家奖学金2人次;(22/23级硕士生孙可馨,李卓繁

2. 2024年,东北三省第四届适老化建筑设计竞赛3等奖李卓繁、丁彦名-墙内外-基于城市街道空间视域分析的长安路适老化设计);(23级硕士生)

3. 2024年,第七届“中联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李卓繁、丁彦名-再生共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演绎与空间实践);(22级硕士生)

4. 2024年,第四届研究生“智慧人居与健康城市”AUL创新研究竞赛2等奖(孙可馨、李卓繁-校园窗景环境特征对大学生心理和生理恢复影响);(22/23级硕士生);3等奖(孙浩洋、丁彦名-场所依恋下人群特征对健康恢复的影响);(22/23级硕士生)

5. 2023年沈阳建筑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郑思远-校园窗景对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的恢复性影响);(20级硕士生)

6. 2021年,沈北新区“我爱我家”口袋公园大学生创意方案设计大赛1等奖(盛京画廊—繁市闲庭-19级范嘉宁)、2等奖(盛京画廊—人之画卷-19级孙小强)2等奖(盛京画廊—文之画卷-19级孙源爽)

7. 2021,第三届辽宁省研究生智慧人居与健康城市创新研究竞赛3等奖(孙小强-道路交叉口对 PM2.5 扩散影响的实测研究)、优秀奖(孙源爽-沈阳青年公园夏季的不同下垫层对温湿度的影响研究);(19级硕士生)

8. 2020,第二届辽宁省研究生智慧人居与健康城市创新研究竞赛1等奖(窦雪-基于EEG分析的景观植物气味对大学生情绪影响研究、2等奖(马艺萌-基于眼动分析的沈阳奥林匹克慢行系统景观满意度评价)、3等奖(王康-基于树种布局影响的沈阳路侧绿带对PM2.5消减的模拟研究);(18级硕士生)

9. 2019,第一届辽宁省研究生智慧人居与健康城市创新研究竞赛2等奖/公共人气奖(叶英奇-基于眼动分析的北陵公园导视系统评价)、3等奖(陈雨霏-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公园健康慢行系统研究)、3等奖(周延祯-不同植物色彩组合对大众情绪健康影响研究)、优秀奖(刘凌汉-基于眼动技术的小型公共绿地恢复性效应研究);(17级硕士生)

10. 2017年辽宁省教育厅环境行为前沿理论与方法科研训练营3等奖(杨佩弘-促进儿童户外活动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16级硕士生)

11. 2016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人次;(14级硕士生吴琼

12. 2013年第九届全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作品展3等奖(五行之道.上善若水)、3等奖(城市综合体中轴线景观环境设计);

13. 2012年园冶杯风景园林国际竞赛规划作品组2等奖(夕阳西下韶华易逝-复式空间下的老年主题公园)、3等奖(龙首山文化纪念广场景观)、3等奖(调兵山老年产业区环境景观设计)、鼓励奖(归园田居);

14. 2011年园冶杯风景园林国际竞赛设计作品组2等奖(铁岭蟠龙山婚礼公园景观规划设计)、3等奖(辽宁芭蕾舞学校附属公园景观设计)、3等奖(舞动的乐章)

工程实践项目

曾负责完成哈大客运专线铁岭高铁广场景观环境方案及施工图设计;昌图县马仲河滨水区城市设计;沈阳世博园内外广场、湖区、湿地、百合塔等环境施工图设计;铁岭全生活老年社区景观方案及施工图设计;沈阳西铁城1-2期环境景观方案及施工图设计;东亚国际城景观方案及施工图设计;本钢能管中心工程区域环境景观方案及施工图设计;铁岭市公安局景观方案及施工图设计;铁岭市凡河新区九年一贯制中小学校园环境方案及施工图设计;朝阳大凌河景观环境方案及施工图设计等。

 

邮箱:guqujun@sjzu.edu.cn(欢迎有学术追求的你加入我们!)

上一条:马雪梅 下一条:张 健

关闭

 

Copyright @ 2005 - 2022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